打油詩
ㄉㄚˇㄧㄡˊㄕ
dǎ yóu shī
解釋
一種內容較俚俗、詼諧,格律不太講究的舊詩體。相傳為唐代張打油所創。例他做的打油詩常常能博君一笑。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一種內容俚俗諧謔、格律也不太講究的舊詩體。相傳為唐代張打油所創。明.楊慎《升菴詩話.卷一四.覆窠俳體打油釘鉸》:「江南呼淺俗之詞曰『覆窠』,猶今云『打油』也。……唐人有張打油作雪詩云:『江山一籠統,井上一窟籠。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也稱為「打狗詩」、「打油腔」。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打油詩相傳起源於中國唐朝一名叫綽號張打油的書生,其作品《雪詩》:「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對雪景作出了生動的描述. 後人便將這種用字通俗淺白、俚俗諧謔,而且瑯瑯上口,風格風趣幽默的詩稱為打油詩. 打油詩雖然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一定押韻,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組成. 常被用來對社會百態作出嘲弄及譏諷,也可以作為謎語. 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於平仄韻律,要求的文學知識和格律不高,便於普通人口耳相傳. 同時常為由於社會動盪不安,人們基於對現實批判和社會認識以面對生活的一種抒發表達形式. 創造起來較易,便於廣大人民羣衆接受和記憶,較易於社會中流傳散播. *順口溜...閱讀更多
中文維基百科
相關詞
打
打油
油
詩
列印
複製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