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为什么被招安后的梁山好汉“雄风不再”?

很显然《水浒传》在后期战争场面的描写大大不如《三国演义》。尤其在招安过后,水泊梁山的众多好汉,一瞬间似乎丢失了英雄气概,变得雄风不再。那么这是什么原因的导致呢?具体情况,且看书法家赵富忠细细道来。

首先,奋斗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

无论水泊梁山的队伍在晁盖的领导下,还是在宋江的指挥下,他们的口号是“替天行道”。说白了,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的,凭本事吃饭,谁有本事,谁就是天。可是招安过后,每个英雄好汉头顶上是大大小小的官僚,最上层是帝王,与天的距离太遥远了,已经处在层层束缚和压迫中,哪里还有什么英雄气概,能够在体制内部安分守己不闯祸就不错了。即使有奋斗目标,那也是替赵官家看场子的活,本性上来说,对于这群呼啸山林,笑傲江湖的绿林好汉,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后来,我们也看到宋江带领大家平定方腊以后,很多人如武松、鲁智深、燕青以及李俊等各自散伙归隐,原本就没有什么衣锦还乡,骑大马,做高官的愿望。

其次,失去了保护伞,只能任人欺凌。

原先梁山上的好汉们,可以抱打不平一声嚎。可是招安过后,他们已经变成弱势群体,之前敬重的宋公明哥哥,已经成为皇帝和官僚的狗腿子,跟在后面巴结还来不及,哪里还管得了弟兄们的死活。比如在陈桥驿,因为朝廷厢官克减酒肉,被梁山队伍中一军校杀掉,可谓是豪气干云霄。可结果呢,没有办法对上面交差,宋江只好让他自尽。从这一件事可以看出,在灵魂深处,这一群好汉的精神已经散掉了,他们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快意恩仇,打抱不平,而是需要循规蹈矩的生活在各种“王法”和“规矩”下面。如此一来,何谈什么雄风呢?

展开全文

最后,体制和杀戮让他们变得更加平庸,至此再无“梁山好汉”。

在梁山好汉加速平庸的过程中,最厉害的两个助推器便是体制和杀戮。一方面官僚化的管理体制,使得昔日兄弟般的情谊,变成上下级的关系,使得团体的情感更加生疏。例如。很多梁山好汉在战死之后,宋江都不能为他们放声大哭,旁边总有很多人来劝说,“贫富贵贱,宿生所载。寿夭短长,人生分定”,一切以国事为重。另一方面则是无情的杀戮,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会离大家而去。我们一直觉得梁山弟兄间的情感很深,比较重义气,可是面对每天无情的杀戮,个人的生死命运已经变得渺小,至于其他的,真的还有多少人放在心上。所以,面对招安后的梁山好汉,他们一直在征战和蜕变,变回平庸、麻木。这就是导致他们雄风不在的根本原因。

之前他们还有梁山,逼急了还可以上梁山。可是招安过后,再也回不去了。等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那些贪官污吏举起屠刀的时候,昔日英雄们还能奋起反抗吗?不会了,他们已经雄风不再,只能一个个饮下“毒酒”,引颈就戮,然后一命呜呼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Nike “Air Jordan 4 Retro”
巴模特承认借世界杯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