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还能打吗——白云山2023年半年报分析 前几天发了一篇关于 白云山 重要数据的分析文章,上半年营收接近400亿元,增长7.39%;净利润28.1亿元,增长8.5...

来源:雪球App,作者: 蠢蛙,(https://xueqiu.com/4760098228/260022425)

前几天发了一篇关于白云山重要数据的分析文章,上半年营收接近400亿元,增长7.39%;净利润28.1亿元,增长8.5%;扣非净利26亿,增长12.96%;经营净现金流下降比较多;整体来看业绩平平,一点也不怎么性感,但是如果拆分来看每季度业绩,二季度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如果要看更为详细的重要数据分析,可以关注“春华秋释”查看历史文章。

今天和大家聊聊白云山四大板块业务的情况,四大板块分别为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和其他,其实大家知道,对白云山来说,大南药、大健康是其主要盈利来源,大商业是用来帮助李总实现世界500强目标的,其他是做做试点的。

在我的“春华秋释价值投资群”中,群友们谈到白云山都说有大商业影响了整体估值,那我个人的观点是大商业确实不是好业务,但是至少不是白云山的减分项,可以帮助大南药的渠道建设,至少也能带来一年几个亿的净利润,如果单独分拆上市,50亿元估值还是有的吧。

言归正传,来看看各个板块的情况吧!

1:四大板块分析

a:大南药营收增长不多,只有5.98%,但是毛利率增长2.6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政府采购健康商品还是挺多的,白云山作为广东最大医药集团,肯定还是受益的,所以今年并不会增长太多。而且去年既然是政府采购较多,白云山不想落个发国难财的把柄,自然不能毛利率太高,所以今年就正常价格销售了,毛利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b:大健康增长8%,毛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整体毛利额还是有所增长的。这块的潜力其实比较巨大,老李不太重视,后文还会讲到这个问题。

c:大商业如果鸡肋,只要不出问题就好了,对我这个小股东来说,我不是太关心这块业务的表现。但是,为了做大销售,做大规模。老李的大商业版图还在扩大,广药黑龙江医药有限公司、广药(韶关)医药有限公司,茂名、湛江、东莞、惠州、汕头全资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这比较耗费精力,完全可以借助当地其他医药公司合作,不需要自建山头,你要吃米饭一定要自己种水稻吗?这显然不是很经济,面子害死人啊,这也是为什么白云山大而不强,中药企业最高的利润,但是市值比片仔癀低得太多了。

d:其他如医院、月子会所什么的,销售不高、毛利率也只有16%,实在没啥好说的。看看老李在中报中说点什么“口水话”,就知道其他有点“塌”。因为没啥业绩好说了,中报中只能说说提升软硬件、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拿到互联网医院牌照,也是自己种水稻的案例;月子会所举办专家讲座、推广活动都写在中报上。实在没有亮点啊,拿着股东们的钱去浪费,真是有点心疼。

2:大南药的细分

a:刚才说了大南药不温不火,营收略有增长,毛利率有所提高

b:但细看的话,发现还是有看点的。中成药营收突飞猛进,有23%的增长,毛利率基本上持平,是白云山利润的主要来源。

c:化学药下降近12%,既然中报中说到金戈是增长的,那么其他化学药下降更加严重了,可能主要是抗生素吧。如果我是老李,抗生素我不会太感兴趣的,属于国家不鼓励用、即使用也需要严格集采的品类,何必去做这类吃力不讨好的业务呢?如果没有金戈的高毛利率,其他化学药的毛利率应该不会太好看。

d:未来集采、反腐败,会对做医院市场、销售费用挺高、没有独特性的仿制化学药长期压制,这么难得生意让给其他愿意做的药企去做,白云山不能好好地把不需要集采、不受反腐败影响的、独特的、主要做OTC渠道的、有定价权的中药去重点经营吗?

e:本报告期清开灵、安宫牛黄丸、消渴丸、阿咖酚散、金戈、小柴胡颗粒、夏桑菊系列、蜜炼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枇杷膏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和口罩有关的没啥可持续性;消渴丸、金戈增长有意义,这是和口罩没有关系的产品,值得公司重点关注。

f:白云山是优秀品牌、优秀产品的收集者,收集好以后怎么做还不太有方法,需要强化运营能力。经过老李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收集了很多,但感觉发力不够,做了一些工作,做大了几个品种,但是有很多都被雪藏起来了,做大的那些个也还远远没有到天花板,浅尝辄止。

3:王老吉上半年表现

a:上半年王老吉销售64亿元,净利润12.56亿元,表现还算尚可,毕竟1季度还在抗疫、还在全“羊”状态

b:销售增长大于净利润增长,说明费用是有所提高的

c:这种现金流公司应该像可口可乐一样注意ROE,去提高净资产没有意义,如果现金有得多,还不如分红给母公司,母公司再分红给股东

d:现金奶牛公司还在增长资产负债率,希望是经营性的负债,而不是有息负债。

e:东鹏饮料中报54.6亿元营收,11.08亿净利润,都是弱于王老吉的,但是东鹏饮料却有725亿元的市值,高于整个白云山的市值,按港股来算,东鹏饮料是白云山港股的两倍市值还要多。虽然东鹏饮料有比较高的增长,但是你说白云山除了王老吉以外,其他所有业务的估值是负数,我总感觉讲不过去。我们来看多久时间能让白云山的估值实现回归。

f:“吉”文化是很有意思的,应该要好好利用起来,吉祥三宝“王老吉”、“刺柠吉”、“荔小吉”联合推广,山茶花风风味凉茶、王小吉mini罐、刺柠吉电解水,这么多系列的好品种,需要更好的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这里大有潜力。老李同志很有开拓精神,但不愿意守好老家,喜欢往外拓展,有点像狗熊掰玉米一样,所以可以找合适的快消方面的营销副总来帮助他,能在开疆拓土的同时,将原来做得不错的一块一块业务都能再发扬光大。

g:这次又要开始尝试做牙膏,这是一块大市场,无论做的如何,这种尝试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还是像上面说的,尝试可以做,老家要守好,王老吉增长不是太快、大南药那么多好产品束之高阁,都有点可惜

4:大商业的表现

a:大家都担心的资产负债率的罪魁祸首找到了,原来就是大商业的资产负债率拖累了整体报表

b:资产负债率高是所有医药商业批发公司的通病,九州通69.71%、英特集团72.43%、重药控股78.41%,这些公司都是医药商业批发为主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些零售业务在其中,如果只看医药商业批发,它们的资产负债率会更高,和白云山是差不多的。

c:作为国内头部的医药商业批发上市公司之一,高资产负债率本身并不可怕,这是业务性质决定的、是商业模式决定的,因为批发公司需要很多库存需要赊账,这样就产生了经营性负债,当然如果管理能力提升一点会降低一点,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会偏高的

d:大商业拖累报表的另外一点就是ROE比较低,只有4.36%,等于辛辛苦苦做了几百亿销售,才只能赚3亿不到的净润,实在太可怜了。净资产却占用了67亿元,确实不太具有效率,这块业务主要是帮助老李实现世界500强梦想的。

e:这块这么差的业务,公司还提高了持股比例,实在是太不把钱当钱看了,因为不是掏老李自己的口袋,占股比例高了,就可以有更高的营收规模,世界500强可以变成400强、300强、200强、100强。老李喜欢看数字,那就只有让股东陪他一起看了

f:营收增长了,净利润还略微下降,看来商业还真是不好做

g:但是这块业务也不是说毫无价值,按照全年5-6亿元的净利润,给予10倍PE,50亿元还是值得吧?如果现在单独剥离卖掉,我想国药、华润等大商业集团不会给出低于50亿的报价

h:但现在因为这块业务的存在,使得白云山整体市值对折、再对折,我想会有慧眼识珠的机构来让白云山价值回归的。

5:分地区看业务

a:华南营收那么高,主要是大南药的批发业务,所以基数大了,增长就会比较慢

b:东北、出口、华北增长算是最快的几个区域,出口基数小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东北的应收款一定要注意安全,没必要为了盲目地扩张而导致最后坏账很多。

c:应该主要发力华东、华南、华北,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最有消费能力,老龄化最严重,聚焦一些力量可以事半功倍。

小结一下:

白云山作为国有企业,肯定有国有企业的优点也有国有企业的缺点,整体上来说,白云山有几个多:产品多、品牌多、业务多、产业链多,也就是大而全,但要想把其中一块做强、做到卓越,这还是有一点差距;如果王老吉能够单独让类似东鹏的管理层来做,我认为增长潜力还是很巨大的,基因方面肯定比东鹏饮料不知道好多少个档次。

白云山整体的基因是一流的,不输给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但是白云山的后天能力二流也算不上,与伊利的潘刚比、与格力的董明珠比、与东阿阿胶的程杰比,差距还是挺大的。短期内也改变不了,只能这样稳稳地发展,要想赚大钱没有可能,但是要亏大钱也几乎不可能。

白云山的第二篇分析文章就写到这里,写得累了,改天再写吧,趴在桌子上写几个小时,肩颈疼痛,看来要用到云南白药或者羚锐制药的膏药了。下次会写写未来的增长点、估值和一些思考。

我的“春华秋释价值投资群”中也有很多群友持有白云山,大家可以一起探讨自己的持有感受及对中报的一些自我思考。

关注“春华秋释”,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重构未来 新冠疫情对医药行业十大改变 后“SARS”时期,医药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以史为鉴,在预判新冠疫情对医药行业影响之前,我们首先还是应该再回顾一下 ...
岁在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