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28g夠用嗎:深度解析iPhone儲存需求與最佳選擇指南

iphone128g夠用嗎?這是一個許多人在選購新iPhone時,心裡都會冒出來的大哉問,對吧?

我最近有個朋友小華,就為了這個問題煩惱了好久。他看上了新出的iPhone,但面對128GB、256GB甚至512GB的選項,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選,深怕買了128GB不夠用,又覺得256GB好像有點多餘。他問我:「欸,你說說看,現在買iPhone 128GB真的夠用嗎?會不會用沒多久就爆了啊?」

內容目錄

Toggleiphone128g夠用嗎?這是一個許多人在選購新iPhone時,心裡都會冒出來的大哉問,對吧?為什麼128GB iPhone對許多人來說已經足夠了呢?誰會覺得128GB不夠用?深入探討儲存殺手!你的儲存空間都去哪兒了?檢視iPhone使用狀況評估自身使用習慣:找到最適合你的容量!拯救你的128GB!超實用儲存空間管理技巧為什麼蘋果不給你擴充記憶卡?總結:128GB夠用嗎?給你的最終建議!常見問題解答 (FAQ)

我的答案是:對大多數台灣的一般使用者來說,iPhone 128GB 其實是相當夠用的! 當然啦,前提是你要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手機儲存空間。但如果你是手機不離身、喜歡拍大量4K影片、下載超多大型遊戲或是不喜歡整理手機內容的重度使用者,那128GB可能就會有點吃緊了喔。

好啦,別急,接下來我會帶大家深入解析,到底128GB夠不夠用,以及我們要怎麼評估自己的需求,還有超實用的儲存空間管理撇步,保證讓你對iPhone的容量選擇不再糾結!

為什麼128GB iPhone對許多人來說已經足夠了呢?

以前大家總覺得16GB、32GB不夠用,甚至連64GB都會擔心。但現在128GB作為入門容量,真的跟以前很不一樣了。這是因為幾個趨勢的改變,讓我們的手機使用習慣變得更「輕量化」了:

雲端服務普及: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有在使用 iCloud、Google 相簿這類的雲端儲存服務吧?很多高畫質的照片、影片,我們拍完就可以上傳到雲端,手機裡只留個小檔案或是縮圖,甚至直接「最佳化iPhone儲存空間」,讓手機自動幫你管理。這樣一來,照片和影片這個「儲存大戶」的壓力就小很多了。

串流媒體當道: 現在大家聽音樂都用 Apple Music、Spotify,看影片用 Netflix、YouTube,誰還會把幾百首歌、幾十部電影下載到手機裡呢?串流服務的普及,大大減少了對本地儲存空間的需求。

App「瘦身」與即用即拋: 雖然有些App很大,但大部分我們常用的社群、通訊App其實容量並沒想像中那麼驚人。而且,很多App現在都強調輕量化,甚至有一些「快速」App或網頁版,連下載都不用,也能滿足大部分功能。

「懶人」福音: 其實iPhone iOS系統本身,對於儲存空間的管理就做得越來越聰明了。比如說,它會自動建議你卸載很久沒用的App,這真的超方便的!

誰會覺得128GB不夠用?深入探討儲存殺手!

雖然我說128GB對很多人來說夠用,但凡事總有例外嘛!如果你發現自己是以下幾種類型的使用者,那128GB可能就真的不夠力了,這時候你可能就要考慮256GB甚至更大的容量了:

高畫質影音內容創作者與狂熱攝影師

如果你是那種,手機買來就是為了要錄製大量4K影片、甚至使用iPhone 15 Pro系列的ProRes格式影片,或者你是個超級愛拍Live Photos,而且拍完從來不整理、不備份的人,那128GB絕對不夠你揮霍!

舉個例子好了,一段1分鐘的4K 30fps影片,大約就需要170MB的空間;如果是4K 60fps,則會翻倍到400MB左右!而如果是用ProRes格式錄影,那個檔案大小更是驚人,1分鐘的1080p 30fps ProRes影片就高達1.7GB!要是你拍個半小時,幾十GB就飛走了,128GB根本不夠塞啊。

我的同事小李就是這樣,他超愛用手機記錄生活點滴,尤其是他家毛小孩的日常。他一拍就是好幾十分鐘的4K影片,然後也不整理、不傳輸,結果才用不到半年,128GB的iPhone就亮紅燈了,讓他非常崩潰!

手機遊戲重度玩家

現在的手機遊戲畫面越來越精緻,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相對應的檔案大小也越來越驚人!如果你是那種手機裡要裝好幾款「原神」、「崩壞:星穹鐵道」、「決勝時刻M」這種大型3D遊戲的玩家,那這些遊戲動輒好幾GB、甚至十幾GB的安裝包加上資料包,會瞬間吞噬你的儲存空間。

「原神」光是初始下載就超過20GB,後面更新還會繼續增加。

「英雄聯盟:激鬥峽谷」大概5GB。

「決勝時刻M」也是5GB起跳。

你想想看,光是裝個兩三款這樣的大型遊戲,你128GB的容量就已經去了一半甚至更多了,再加上系統本身和照片影片,根本所剩無幾啊。

不愛整理、什麼都要下載到手機的「收藏家」

這類型使用者啊,就是喜歡把所有東西都下載下來,不管是音樂、電影、Podcast,還是工作文件、旅遊資料,統統都要離線儲存。他們可能不太信任雲端,或者網路環境不穩定,所以習慣性地把所有能下載的都下載下來。

而且,這類使用者通常對清理手機這件事是「過敏」的,手機裡面堆滿了幾年前的截圖、重複的照片、早就不玩的遊戲、不知道哪來的壓縮包,甚至還有一些沒看完的電子書,全部佔用著寶貴的空間。如果你是這樣的使用者,那128GB對你來說可能很快就會「爆炸」了。

你的儲存空間都去哪兒了?檢視iPhone使用狀況

要評估128GB夠不夠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了解你現在的手機空間是怎麼被使用的。你可以隨時到你的iPhone上查看,這會給你一個非常實際的參考依據。

操作步驟非常簡單:

打開「設定」App。

點選「一般」。

選擇「iPhone儲存空間」。

進去之後,你會看到一個非常清晰的圖表,顯示你的總容量以及各類型的內容佔用了多少空間,比如:

App: 各個應用程式本身的大小加上它們產生的資料和快取。

照片與影片: 這是通常佔用空間最大的部分,包含了你拍的所有照片、Live Photos、和影片。

iOS: 系統檔案,這是iPhone運行所必須的,你無法刪除。

媒體: 像音樂、電影、Podcast等。

「其他」系統資料: 這部分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膨脹,裡面包含了快取、日誌、更新檔等,有時候重開機或更新iOS會自動縮小。

觀察你現在的儲存空間分佈,就能大概預估你未來會需要多少容量。如果你的照片影片佔了非常大宗,那麼雲端備份就是你的救星;如果你的App特別多,那就要檢視是不是有些很少用的大型App可以考慮刪掉。

評估自身使用習慣:找到最適合你的容量!

了解了儲存空間的去向,接下來我們來幫你「對號入座」,看看你屬於哪種類型的使用者,以及128GB對你來說是否足夠:

輕度使用者:128GB綽綽有餘!

如果你使用手機的頻率主要就是:

滑滑臉書、IG、Threads等社群媒體。

傳傳LINE、打打電話。

偶爾拍照,但不多,而且大部分會上傳到雲端。

不玩大型遊戲,只玩一些小遊戲或益智遊戲。

聽音樂用串流,看劇也用串流。

那恭喜你,128GB對你來說真的是「超級夠用」!你甚至可能不會用到一半的空間。這種情況下,選擇128GB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

中度使用者:128GB可能夠,但要勤加管理!

如果你是這樣的使用者:

喜歡拍照和錄影,但也會定期備份到雲端或電腦。

會下載一些中型遊戲,但不至於玩很多款大型遊戲。

有時候會下載一些離線音樂或影片以備不時之需。

工作上會用手機處理一些文件或照片編輯。

那麼128GB對你來說,可能會在「剛好夠用」和「有點緊張」之間擺盪。你需要學會一些儲存空間的管理技巧,定期清理、備份。只要有在管理,128GB是能讓你維持順暢使用的。不過,我個人會建議,如果你預算真的許可,考慮256GB會讓你更沒有後顧之憂,用起來更舒服自在啦!

重度使用者/內容創作者:請直上256GB或更高!

如果你是:

手機就是你的專業攝影機,大量拍攝4K影片或ProRes影片,並且需要將原始素材保留在手機上進行初步剪輯。

手機就是你的遊戲主機,同時安裝好幾款重量級的3D遊戲。

你是Vlogger、Podcast創作者,需要用手機錄製大量音訊或影片,並且有專業的App需要執行。

你是數位創作者,會用手機繪圖、設計,需要大量儲存素材和作品。

你就是那種從來不整理、不備份手機內容的人,任由照片影片無限增長。

這種情況下,128GB對你來說絕對不夠!我甚至會強烈建議你直接選擇256GB,甚至512GB或1TB的容量。想想看,你可能拍個幾天影片,或者玩個幾款遊戲,128GB就直接見底了,到時候要用卻沒空間,那種感覺真的很差。別為了省一點小錢,最後搞得自己使用體驗很糟,那就本末倒置了,對吧?

拯救你的128GB!超實用儲存空間管理技巧

就算你買了128GB,或者你現在就是128GB的使用者,發現空間越來越吃緊,也別緊張!這裡有幾個超實用的管理技巧,讓你把寶貴的儲存空間利用到極致:

1. 定期備份照片與影片到雲端或電腦

這絕對是黃金準則!照片和影片往往是佔用手機空間的「元兇」。

開啟iCloud照片圖庫的「最佳化iPhone儲存空間」: 這是Apple官方推薦的做法。只要你在「設定」>「你的Apple ID」>「iCloud」>「照片」中開啟這個功能,你的全解析度照片和影片會自動上傳到iCloud。手機裡只會保留較小的、最佳化過的版本。當你需要檢視或編輯時,會自動從iCloud下載全解析度檔案。記得,iCloud有免費的5GB空間,但通常很快就不夠用,所以可能需要訂閱付費方案,像50GB的方案每月也才30元台幣,很划算。

使用Google相簿: 如果你不想花錢在iCloud上,Google相簿也是一個很棒的替代方案。雖然以前有無限高品質備份,現在已經沒有了,但它仍然提供15GB的免費空間,而且管理和搜尋功能非常強大。你可以定期將照片上傳到Google相簿後,再從手機中刪除原始檔。

傳輸到電腦或外接硬碟: 最傳統也最保險的方式。定期將手機連接到電腦,把照片和影片匯出到電腦硬碟或外接儲存設備。這樣手機上的原始檔就可以放心刪除了。

2. 卸載不常用的App

有時候我們下載了一堆App,結果玩個一兩次就丟在那邊長灰塵,它們可是會默默地吃掉你的空間喔!

利用iOS「卸載未使用的App」功能: 這是iPhone一個非常貼心的功能。到「設定」>「一般」>「iPhone儲存空間」,你會看到一個「卸載未使用的App」的建議選項。開啟它後,如果App很久沒用了,系統會自動卸載App本身,但會保留它的文件和資料。這樣下次你想用時,點擊App圖標會自動重新下載,而且你的資料都還在!這大大節省了空間。

手動刪除: 更直接的方式就是長按App圖標,選擇「移除App」,然後選「刪除App」,這樣就是徹底移除,連同資料一起清除。適用於你確定以後都不會再用的App。

3. 清除App快取和資料

很多社群App、影音串流App,用久了會累積大量快取資料,這些資料雖然不是你存的檔案,但也會佔用不少空間。

部分App內建清除功能: 像LINE、Facebook、Chrome瀏覽器等等,它們的App設定裡通常會有「清除快取」或「清除瀏覽資料」的選項。定期去點一點,你會發現空間釋放不少。

刪除App後重新安裝: 對於沒有內建清除快取功能的App,最暴力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刪除App」後重新下載安裝。雖然麻煩,但它能徹底清除App的所有快取和累積的資料,讓App恢復到「剛裝好」的狀態。

4. 壓縮或刪除大型影片和語音訊息

除了照片,影片特別是高畫質影片,絕對是容量殺手!

檢視並刪除大型影片: 在「iPhone儲存空間」頁面,往下滑動會看到各App佔用空間的列表。點擊「照片」App進去,你會看到一個「檢視大型影片」的選項,點進去就能看到你手機裡所有影片檔案的大小。有些可能是不小心錄到的廢片,或者已經備份到電腦的,就可以考慮直接刪除了。

清理LINE等通訊軟體的聊天記錄: LINE用久了會累積大量的照片、影片和語音訊息。你可以進入LINE的「設定」>「聊天」>「刪除資料」,裡面可以選擇刪除快取資料、照片、影片等。但要小心,刪除照片和影片後可能就找不回來了,除非有另外備份。

5. 訊息瘦身:設定自動刪除舊訊息

簡訊和iMessage中的附件(照片、影片)也會佔用空間,特別是如果你經常傳送和接收多媒體訊息的話。

到「設定」>「訊息」>「訊息記錄」>「保留訊息」,你可以選擇「30天」或「1年」來自動刪除過期的訊息,這會連同附件一起清除。如果你選擇「永久」,那訊息就會一直保留著。

6. 檢查「其他」系統資料佔用

有時候你的「iPhone儲存空間」圖表中,會有一塊灰色的「其他」或「系統資料」佔用非常大的空間,這常常讓人摸不著頭緒。

這些通常是系統快取、日誌文件、更新包殘留等。最常見的解決方法是重開機,有時候就能清理掉一部分。如果還是很大,可以嘗試將手機備份到電腦或iCloud後,重置手機,再從備份恢復。這個方法比較麻煩,但通常能徹底解決「其他」過大的問題。

7. 串流取代下載

如果你有聽音樂、看影片的習慣,盡量使用串流服務,而不是將檔案下載到手機裡。

像是Apple Music、Spotify等音樂App,可以設定只串流不下載,或者只下載你真的需要離線聽的專輯。

Netflix、Disney+等影音串流平台也一樣,看完就刪除已下載的內容。

為什麼蘋果不給你擴充記憶卡?

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Android手機可以插記憶卡,但iPhone就不行?這是蘋果多年來的策略,主要基於以下幾個考量:

效能考量: iPhone使用的內部儲存晶片(NAND Flash)讀寫速度通常比市面上的記憶卡快很多。如果允許外接記憶卡,使用者可能會購買到品質不一、速度較慢的記憶卡,這會嚴重影響手機的整體運行速度和用戶體驗。蘋果希望確保所有iPhone都能提供一致且頂級的效能。

安全性與穩定性: 內部儲存的封閉性讓蘋果能更好地控制資料的安全性。記憶卡可能存在資料損壞、中毒、遺失等風險,這會增加售後服務的複雜度。

軟硬體整合: 蘋果一直以來都強調軟硬體的深度整合,這讓他們能更精確地優化iOS系統與硬體之間的協同工作,從而提供更流暢的使用體驗。引入記憶卡會增加變數。

商業策略: 當然,這也是商業考量的一部分。不提供記憶卡擴充,能鼓勵用戶購買儲存容量更大的iPhone,這也帶來更高的利潤。蘋果也透過iCloud等雲端服務來彌補本地儲存的不足,同時也推動其服務生態系。

總結:128GB夠用嗎?給你的最終建議!

回到最初的問題:iPhone 128GB夠用嗎?

我的最終建議是:對於絕大多數的台灣消費者,特別是輕度到中度使用者,iPhone 128GB容量在今天這個時代,搭配雲端服務和良好的使用習慣,是完全夠用的! 你不需要過度焦慮。

如果你是那種對手機容量非常敏感、不喜歡頻繁管理、或是上述提到的「重度使用者/內容創作者」類型,那麼我會強烈建議你直接跳過128GB,直上256GB會是更好的選擇。多花一點點錢,換來的是更安心、更順暢的使用體驗,我覺得非常值得!

總之,在選購前,花個幾分鐘,認真評估一下自己的手機使用習慣,參考我上面提供的判斷標準和管理技巧,相信你就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容量選擇了!

常見問題解答 (FAQ)

Q1: iPhone儲存空間「其他」佔用很大怎麼辦?

iPhone儲存空間中的「其他」或「系統資料」部分,通常包含暫存檔、系統日誌、下載的軟體更新檔、串流媒體快取、甚至一些App的殘留資料等等。這部分會隨著你使用手機的時間拉長而逐漸增加。

遇到「其他」佔用很大的情況,有幾個步驟可以嘗試:

重新啟動iPhone: 最簡單卻有時最有效的方法。重啟手機可以清除部分暫存檔,讓「其他」的容量減少。

更新iOS系統: 確保你的iOS系統是最新版本。蘋果會持續優化系統,新的版本可能包含對「其他」資料管理的改進。

清除App快取: 許多App,特別是社群媒體(如LINE、Facebook)、影音串流(如YouTube、Netflix)和瀏覽器(如Safari、Chrome),會累積大量快取。在這些App的內部設定中尋找清除快取(Clear Cache)的選項。如果沒有,可以考慮刪除App後重新下載,這會徹底清除App及其資料,但記得備份好重要資料。

清除Safari瀏覽器資料: 前往「設定」>「Safari」>「清除歷史紀錄與網站資料」。這可以清除瀏覽器快取和Cookies。

重置iPhone並從備份恢復(終極手段): 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有效解決,這是一個比較徹底的方式。首先,務必將你的iPhone完整備份到iCloud或電腦(iTunes/Finder)。然後,前往「設定」>「一般」>「傳送或重置iPhone」>「清除所有內容和設定」。清除後,再從你剛才建立的備份中恢復手機。這個過程會重建系統檔案,通常能大幅減少「其他」的佔用。

Q2: 買了128GB後發現不夠用,有什麼補救措施?

不小心買了128GB,用一陣子發現不夠用,別慌!雖然不能擴充記憶卡,但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救」你的手機容量:

積極啟用雲端儲存: 立刻把你的照片和影片都上傳到iCloud照片圖庫(並開啟「最佳化iPhone儲存空間」)或Google相簿。這是最有效的方式,能釋放大量空間。

養成定期清理App的習慣: 卸載不常用的App,特別是大型遊戲或一些專業工具App。前面提到的iOS「卸載未使用的App」功能非常好用,建議開啟。

將大型檔案轉移到外部儲存: 如果你有很多影音檔案是自己製作或下載的,可以考慮買一個iPhone專用的OTG隨身碟(lightning或USB-C接口的),將這些檔案轉移出去。或者定期將檔案傳輸到電腦或行動硬碟中。

訂閱雲端服務: 如果你還沒有,考慮付費訂閱iCloud或其他雲端服務。雖然要花錢,但相對於換手機,費用其實很划算,而且能提供很大的便利性。

減少離線下載: 盡量使用音樂和影片的串流服務,減少離線下載的歌曲和影片。看完或聽完就刪除已下載的內容。

定期清理通訊軟體快取: LINE、WhatsApp等App會累積大量快取和媒體文件,定期到App內部的設定清除。

Q3: 什麼是「優化iPhone儲存空間」?它真的有效嗎?

「優化iPhone儲存空間」是Apple iCloud照片圖庫的一個功能,非常實用且有效!當你開啟它時,iPhone會自動管理你的照片和影片儲存方式:

原理: 你的全解析度照片和影片會自動上傳到iCloud。在你的iPhone上,只會保留較小、經過最佳化壓縮的版本。當你需要檢視某張照片或影片時,如果原始解析度不在手機上,iPhone會從iCloud下載全解析度版本。

有效性: 效果非常顯著!特別是對於那些擁有大量照片和影片的使用者。我曾看過許多iPhone用戶,開啟這個功能後,幾十GB甚至上百GB的照片空間被大幅釋放,讓原本爆滿的手機瞬間有了呼吸的空間。

啟用方式: 前往「設定」>「你的Apple ID」>「iCloud」>「照片」,然後勾選「最佳化iPhone儲存空間」。

注意事項: 這個功能需要搭配iCloud空間使用。免費的5GB空間通常不夠用,你可能需要升級到付費的iCloud+方案(例如50GB或200GB)。此外,當你需要檢視全解析度照片時,需要網路連線才能從iCloud下載。

Q4: 雲端儲存真的安全嗎?該怎麼選擇?

雲端儲存的安全性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總體來說,主流的雲端服務提供商,例如Apple iCloud、Google Drive/Photos、Dropbox等,在資料安全性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資源,通常比你個人設備遺失或損壞導致資料丟失要安全得多。

它們通常會採用以下安全措施:

資料加密: 資料在傳輸過程中和儲存時都會進行加密。

多重備份: 你的資料會分散儲存在多個伺服器上,以防止單點故障。

雙重驗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 強烈建議開啟你的Apple ID或Google帳戶的雙重驗證,即使密碼洩露,沒有第二層驗證也無法登入。

嚴格的隱私政策: 大型服務商通常有嚴格的隱私政策來保護用戶資料不被濫用。

如何選擇雲端服務?

生態系整合度: 如果你主要是iPhone使用者,iCloud無疑是最無縫的選擇。它與iOS系統深度整合,照片、文件同步都非常方便。如果你使用多平台設備(如Android手機、Windows電腦),Google Drive/Photos或Dropbox的跨平台兼容性會更好。

價格與空間: 比較各服務商的免費空間和付費方案價格。例如iCloud台灣50GB每月30元,200GB每月90元。Google Drive免費提供15GB,付費方案也類似。

功能性: 除了單純的儲存,考慮它們是否提供其他功能,例如照片自動分類、文件協作、版本歷史等。

沒有絕對「最安全」的雲端,但選擇知名且信譽良好的服務商,並開啟雙重驗證,是保護你資料安全最重要的步驟。

Q5: 手機容量跟記憶體(RAM)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誤解!很多人會把手機的「容量」和「記憶體」搞混,但它們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負責不同的功能,就像你家裡有衣櫃和書桌一樣。

手機容量(儲存空間 / Storage / ROM):

功能: 就像你家的衣櫃、書櫃或儲藏室。它是用來長期儲存你的資料和應用程式的地方。當你關閉手機電源,儲存在這裡的資料也不會消失。

存放內容: 你的所有照片、影片、App、音樂、文件、作業系統本身等等,都儲存在這裡。

單位: 通常以GB(Gigabytes)或TB(Terabytes)為單位,例如128GB、256GB、512GB。

影響: 容量越大,你可以儲存的檔案和App就越多。容量不夠用,你就不能再安裝新的App,也不能再拍照片錄影片了。

記憶體(RAM / Random Access Memory):

功能: 就像你家的書桌或工作台面。它是用來暫時存放目前正在運行或準備運行程式資料的地方。它的讀寫速度非常快,是手機運行流暢度的關鍵。當你關閉手機電源,RAM中的資料就會全部消失。

存放內容: 正在運行的App、系統的即時數據、多工處理時App的暫存狀態等。

單位: 通常以GB(Gigabytes)為單位,但數值比儲存空間小很多,例如4GB、6GB、8GB、12GB。

影響: RAM越大,你的手機就可以同時開啟更多App,App之間的切換會更流暢,運行大型遊戲或複雜應用時也會更順暢,不容易卡頓或閃退。

簡單來說,容量決定了你能「裝多少東西」,而記憶體決定了你能「同時做多少事,並且做得有多順暢」。兩者都重要,但功能截然不同。

Q6: 為什麼我的iPhone實際可用空間比標示的128GB少?

你可能會發現,買了一台標示128GB的iPhone,但到「設定」>「一般」>「關於本機」查看時,實際的可用容量會比128GB少一些,這是一個正常現象,並非手機有問題或被偷工減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作業系統佔用: iPhone的作業系統(iOS)本身就需要佔用一部分的儲存空間才能運行。這就像電腦的硬碟,安裝了Windows或macOS後,實際可用空間會比標示的總容量少。iOS系統及其相關的預設App和基礎服務,通常會佔用10-20GB左右的空間。

廠商計算方式: 儲存設備廠商通常使用十進位來計算容量(1GB = 1,000,000,000位元組),而電腦和作業系統則採用二進位計算(1GB = 1,073,741,824位元組)。這種計算差異導致標示容量與實際顯示容量會有所出入。例如,標示的128GB,實際在系統中可能只顯示為約119GB左右。

保留空間: 系統會預留一部分空間作為快取、系統檔案更新、錯誤修復等用途,以確保手機的穩定性和效能。這部分空間可能不會在可用空間中直接顯示。

預裝應用程式: iPhone出廠時會預裝一些Apple自家的App,例如Safari、郵件、地圖、App Store、健康等等。這些App雖然可以刪除一部分,但核心的App會佔用一定的空間。

所以,當你拿到一台新的128GB iPhone時,看到實際可用空間約100GB到110GB之間,這是完全正常的,你不需要擔心。這是所有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會遇到的情況。

相關文章

中国联通北方省公司做得怎样?北方4家省公司年营收超200亿
沙特足协发出主办2034年世界杯的正式提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