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行业市场分析:市场蓬勃发展 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16亿人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具有实时性、互动性的传播方式,其传播能力主要体现在直接的情感表达与实时交互。相比传统媒介,网络直播具备高渗透性、高交互性及高覆盖性的传播优势。

网络直播行业市场分析

网络直播市场蓬勃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1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4.7%。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不含线上营销(广告)业务,2022年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整体市场营收已经达到1992.34亿元。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借助直播、短视频,不同的文化消费资源和要素得以流动、重组。

近年来,网络直播在演艺、旅游、农业、非遗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网络直播也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传播者提供了新的创收渠道。以某平台戏曲直播为例,我国现有348个戏曲剧种,在该平台开设直播的就达231个,其中超过七成获得过观众打赏,许多濒危、小众的剧种,比如眉户、汉调桄桄、白字戏等都通过直播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分析:

目前,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网络文化内容供应、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代表,成为网络文化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直播类媒体行业主体可以分为电商直播、体育直播、游戏直播、真人秀直播、演唱会直播五种类型。

文娱行业借助直播与短视频开发具有创意性、体验性的文化产品,积极发展在线文娱、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消费新业态,云演艺、云健身、泛知识等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快速发展。

存量竞争下,有平台不断迭代技术,为用户创造沉浸式的数字文化消费体验,也有部分平台海外逐鹿,寻求差异化增长空间。

网络直播行业政策

2022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着力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长效机制,加强网络直播营利行为规范性引导,鼓励支持网络直播依法合规经营。同年5月,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并对未成年人直播打赏、从事主播等领域做出进一步规范。

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其中提到,规范直播带货,净化网络环境。加大对涉医网络直播带货、信息内容、传播秩序等的监管力度。重点打击违规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广告,以及散播涉医谣言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严肃追究散布不实信息责任人,不断完善健全治理涉医网络直播联合处置工作机制。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5月2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等9部门日前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标准体系方面,方案提到,完善保护政策制度。制定实施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现地理标志认定统一入口、统一出口。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政策评估体系样例,开展政策实施监测与效果评估。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开展版权示范创建。推进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修订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指引,研究制定大型赛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加强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网络直播等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继续推动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报告在总结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网络直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网络直播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

怎样戒黄
TI官网注册账号一直卡人机识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