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手术后病人从麻醉中苏醒,会发现床头吊着很多各种颜色、各种标签的输液瓶、输液袋。
临床上很多情况下,在术后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病人需要大量输液。在病房,我们也会与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有的担心输液对身体不好,请求医生“能不能不输液?”;而有的觉得输液就是补充营养,请求医生“能不能给我也输一点血?”或“能不能给我输一点隔壁病床的那种液体?”……那么,手术后为什么要输液?能不能不输液或多输液?
输液是术后护理的必要环节
输液就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一定量的液体输送到人体内。这种液体通常是由水、盐、葡萄糖、电解质等组成的生理溶液,或者是含有药物的溶液。手术后很多病人需要禁食、禁饮或由于病人自身原因无法进食、或者只能少量进食,在这些情况下,输液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营养等物质,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术后还有一些用药,也需要通过输液来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手术后为什么要输液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手术可能给病人带来的影响。手术其实是一种有创伤性的医疗操作,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1、 失血
手术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心脏负担增加,甚至引起休克等危险情况。因此,术后需要通过输血或输液来补充失去的血液或水分,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感染
手术切口会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侵入,引起感染。感染会导致发炎、发热、脓肿、化脓等现象,影响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因此,术后需要通过输液来给予抗生素或其他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3、 缺氧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氧的情况,比如麻醉、呼吸困难、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会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产生乳酸等有害物质,引起酸中毒等问题。因此,术后需要通过输液来给予氧合剂或其他改善缺氧的药物,以纠正酸碱平衡和提高氧合能力。
4、 营养不良
手术前后一段时间内,患者通常不能正常进食或消化吸收食物,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影响机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延长恢复时间。因此,术后需要通过输液来给予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的基本需求。
术后输液的种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而言,手术后输液的量和种类根据手术大小、手术时长、手术部位、麻醉种类和方式,患者能否进食而决定。
一般手术后输液,主要有下列几种:补充血液或液体纠正手术中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帮助恢复代谢;抗感染药物,帮助抗感染;止血药物,帮助术后止血;止痛药,帮助术后镇痛;营养类药物;其他疾病治疗药物等。
术后输液是一种必要的医疗措施,是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和预防并发症而采取的医疗手段。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病人术后都需要输液,也不是所有病人一定要输同样的液体。具体输液种类、剂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作为病人,既不要盲目地拒绝输液,也不要盲目要求输液,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安排,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