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耳鼻咽喉外科學》 >> 外鼻疾病 >> 鼻癤
耳鼻咽喉外科學
外鼻疾病
鼻前庭炎
鼻癤
耳鼻咽喉外科學目錄
鼻癤(furuncle of nose)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症。亦可發生在鼻尖和鼻翼處。
【病因】
多因挖鼻或拔鼻毛不良習慣,亦可因鼻分泌物刺激,細菌從皮膚毛囊根部進入皮下組織,形成局限性化膿感染。糖尿病或體力衰弱者較多見,並易反覆發作。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臨床表現】
局部疼痛明顯,可伴有低熱。嚴重者患側上唇及面頰部出現腫脹,並有發冷發熱和全身不適。
【檢查】
可見一側鼻前庭內有丘狀隆起,周圍浸潤發硬、發紅、頜下淋巴結常腫脹疼痛。癤腫成熟後可見黃色膿栓,多在一周內自行穿破而愈。
因鼻部血管豐富,且與海綿竇相通,屬面部的「危險三角區「。當鼻癤擴展或因擠壓,可發生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和敗血症等嚴重並發病。
【治療】
嚴禁擠壓,未成熟時切忌切開,及早大力控制感染,預防併發症。輕者局部塗用10%魚石脂甘油或軟膏。亦可局部濕熱敷或理療。嚴重者首選青黴素大劑量注射,無效時再改用其他抗生素。疼痛者給予止痛劑。癤腫已有膿栓者,一般不作切開以免炎症擴散,可用純石碳酸或50%硝酸銀腐蝕膿頭,促進膿栓排出,局部塗以抗生素軟膏。對並發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和敗血症的患者,應予住院治療,靜脈滴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類藥物,切不可掉以輕心。對反覆發生者應注意檢查有無糖尿病,並積極治療鼻腔疾病,以去除病因。
參看
鼻癤
鼻前庭炎 | 鼻腔疾病
人體百科 - 鼻和鼻部疾病
鼻
嗅覺
外鼻
鼻腔
鼻旁竇
鼻前庭
鼻孔
鼻毛
鼻中隔
蝶竇
嗅神經
鼻道
鼻淚管
鼻部症状
鼻塞
鼻分泌物增多
鼻溢液
流鼻涕
打噴嚏
嗅覺障礙
嗅覺喪失
說話帶鼻音
鼻部疾病
鼻出血
鼻炎
慢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
鼻癤
鼻前庭炎
鼻竇炎
鼻結核
鼻梅毒
鼻外傷
鼻骨骨折
鼻腔異物
鼻石
花粉症
上頜竇炎
鼻畸形
上頜竇癌
鼻竇惡性腫瘤
鼻腔惡性腫瘤
篩竇惡性腫瘤
鼻息肉
鼻部檢查
鼻鏡檢查
後鼻鏡檢查
鼻竇內窺鏡檢查
鼻腔阻力檢查
嗅覺功能檢查
纖毛功能檢查
其它
耳鼻咽喉專科醫院列表
耳鼻咽喉科
鼻部常用用藥
鼻部疾病查詢
觀鼻識病
《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
《耳鼻咽喉外科學》
出自A+醫學百科 「耳鼻咽喉外科/鼻癤」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0%B3%E9%BC%BB%E5%92%BD%E5%96%89%E5%A4%96%E7%A7%91/%E9%BC%BB%E7%96%9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耳鼻咽喉外科/鼻癤」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3個分類: 耳鼻咽喉外科學正文 | 圖書正文 | 鼻